为什么80年代汽车大多方块造型?
一代人的回忆这张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路公共汽车,这台车编号0604,是一汽公司青年文明号。当时八十年代广州公共汽车都会采用大通道客车,载客量比较大,是当时广州公交主力运营车辆,第二张相片就是大通道车内部环境,各位粉丝朋友你们坐过这种公交车没。

先说结论,这是构造发展与成本妥协的产物首先是风阻的考量,实际上,早期汽车产业并不是不懂得空气动力学,下图这辆车诞生在20世纪30年代,是由早期的(AutoUnionAG)汽车联盟股份公司(奥迪前身)的车辆设计的,从它的的外形就可以看出他对风阻方面下了大功夫,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,银箭。还有一款比银箭更极致的,同样来自奥迪,代号typeb。

直到20世纪50年代,德国与英国的工程师才有意识的系统的研究车辆空气动力学。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,车辆逐渐向空气动力学中的椭圆形演进,这样造型的车辆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小。以下是各种车辆造型所遇到的风阻。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,即是有些早期的概念车也有着不输现代最前沿车辆的风阻系数。

截止到2023年4月4日为止,这个现在的车速是比80年代的快很多。根据查询中国汽车网信息显示,因为汽车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例如,现代汽车的发动机、传动系统、轮胎和悬挂系统等都是经过深入研究和优化,使得汽车更加强大、高效和安全。现代汽车的车身设计和车重也不同于80年代的汽车,更加轻盈和低风阻,使其更容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。
3、80年代的时候,大陆有汽车吗?那时候已经有汽车了,不过那时候的汽车都是进口的,只有大众当时进来的时候是80年代进入中国的,而且那都是合资的,大众桑塔纳那时候一个广场上那都十几万,那只有有钱人的玩具啊。我是60后,80年代汽车是有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国产的,80年代大陆有汽车,只是没有现在多。大陆经过几十年发展,特别是最近几年突飞猛进快速发展,远远超越了目前隔海相望的台湾省。